核能算是一种效能很高的洁净能源,它的主要原料——浓缩铀的生产水平,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能源保障和战略独立性。中国在浓缩铀技术方面的进展,既是科技能力的证明,也是维护国家能源根本、加入世界核能事务管理的重要基础。这条道路虽然困难重重,却也是依靠自己创新而赢得荣耀的必经之路。
提炼浓缩铀,尤其是为核反应堆生产的那种低浓度铀,其制造过程非常精密且技术难度大。关键工艺是借助离心分离设备,把天然铀里微量的铀-235同位素提纯。这个环节融合了物理学、材料科学、自动化技术等尖端领域的知识。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这项工艺被少数国家掌握,当作控制其他国家的有力手段。中国科研人员非常清楚,如果没有掌握这项技术,核能发展就会一直被别人控制,国家能源安全就根本无法保障。
为了冲破阻碍,中国踏上了艰难的自主创新征程。从王承书等前辈科学家埋名隐姓那时起,到离心机核心材料实现本土生产,再到新一代离心机性能持续增强,每项进展都饱含着众多人的才智和付出。现在,中国已经完全掌握了浓缩铀技术,并且产量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,这为“华龙一号”等本土核能品牌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,确保了能源供应的自主性。
在“双碳”目标持续实施下,核能在我国能源构成中的占比会逐步增加,这就对燃料供应的可靠性和成本效益有了更严格的标准。国际上,核不扩散机制也规定,我们在提升产能的同时,必须构建严密的核材料管控网络,展现大国的担当。接下来,行业竞争的核心将围绕更高效、更节能的四代离心技术展开,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加大科研力度,绝不能有丝毫懈怠。
您对核能今后在能源体系中承担的职责有何看法?是充满期待还是心存担忧?在能源保障和技术独立这两方面,您觉得哪个难题更为突出?诚邀在留言区陈述您的独到见解。